一杯天津衛,知晓天津事——大沽口战役

第一次鸦片战争后,西方列强相继侵入中国,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。中国开始向西方列强割地、赔款、商定关税,但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,英、法两国在美、俄支持下联合发动“第二次鸦片战争”。



一杯天津衛 知晓天津事



衛酒,一款具有地标性文化内涵的典藏佳酿,天津商务宴请甄选。


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咸丰皇帝时期,是一段比较长也比较复杂的历史。今天我们重点讲述发生在天津的三场战争,以此来窥探出这一时期清王朝与欧美列强之间的差距。


说起这三场战争,有一个共同之处,就是发生在同一地点,三次“大沽口之战”。连续三年在同一个地方打了三回,原因之一就是大沽口乃军事要塞,是水路直抵津京的海河之入海口,是攻守双方必争之地。所以,大沽口也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,战斗最为惨烈之地。



第一次  大沽口战役


英国人迟迟无法入驻广州城之后,对清王朝发动了又一轮军事打击。仅用三日时间就突破了虎门炮台以及黄浦江防御并占领广州城。之后英国决定将军事行动重心北移,直指清王朝畿辅之地并联合了法、美两国,其目的是借此继续扩大在华利益。


1858年,英法美三国联合舰队直抵大沽口外,耀武扬威。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在天津要求与清政府谈判,迫使清政府同意继续开埠通商口岸等一系列要求。而咸丰皇帝态度也十分明确和强硬,除了关税降低,其他一律否决。


在清政府对于联军最后通牒不予理睬之后,战争爆发。被咸丰皇帝寄予厚望的大沽口防御工事,在联合舰队的狂轰乱炸之下,仅仅抵御了2个小时。联军以负伤100多人的代价,突破了大沽口防御。


英法等国以进攻北京为要挟,要求清政府立刻派遣重要大臣谈判和约。无奈之下,咸丰皇帝委任东阁大学士桂良为钦差大臣,为清政府谈判总代表与英法等国和谈,最后签订《天津条约》。第一次大沽口之战以清王朝失败而告终。



第二次 大沽口战役


话说《天津条约》签订之后,英法美俄等国公使以及军队都撤走了。但是临走之时,公使们扔下了一句话,说明年再来修约。


清政府对于《天津条约》又是什么态度呢?咸丰皇帝以及朝野上下就没打算履行条约内容。联军前脚刚走,咸丰皇帝后脚就开始大规模地加强大沽口防御工事,以准备“迎接”转过年的换约。


第二年英法果然前来换约。令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,以往不堪一击的大清军队,在主帅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指挥下表现勇猛异常,而且加固后的大沽口战斗力提升好几个台阶,几次都将联军强行登陆击退。在几轮进攻之后,身负重伤的贺布不得已下令收兵,英法联军战败。此次战役联军共伤亡400多人,损失战舰10多艘。这次战役成为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,清政府抵御外国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。


死伤惨重的消息传到英国之后,英国政府将清政府定为冥顽不灵之政府,决心要对清王朝发动大规模战争。



第三次 大沽口战役


公元1860年,英法联军再次集结,对要塞大沽口发动第三次战争。


此次战争,英法联军可谓是志在必得,英法共出兵两万多人,军舰数量更是旌旗蔽日。这一次联军并没有直接与大沽口直接对打,而是选择了偏北防御较弱的北塘登陆,迂回南下,海陆夹攻大沽口炮台。


尽管清军将士浴血奋战,但是联军的军事实力更具优势,再加之战术得当,结果清王朝还是难逃兵败的厄运,其惨烈程度远在前两次战争之上,苦心经营的大沽口防御工事也付之东流。已经全面落败的清王朝派桂良前往天津议和,清政府被迫同意了英法等国《天津条约》换约。


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,由于此前清政府总是出尔反尔,英法等国提出了公使驻京的要求。这对于咸丰皇帝来说相当于突破了底线,因此坚决不答应。还扣押了联军谈判代表巴夏礼等人。谈判代表被扣,有责任保护谈判团安全的总指挥额尔金下令英法联军闯入了北京城,烧杀抢夺,火烧圆明园。


之后,在恭亲王奕訢等人主持下,签订了更加丧权辱国的《北京条约》,英法等国撤军,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。


清王朝的失败军事上的落后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,但是相比军事上的落后,是清王朝的盲目自大以及对国际形式的茫然无知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天津被迫开埠,成为列强的通商口岸,并应允英、法、美三国在天津紫竹林一带划地为租界。而西方列强进驻天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?


一杯天津衛,知晓天津事!关注天津衛酒集团公众号,继续带您了解天津!



上一篇:一杯天津衛,知晓天津事——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
下一篇:一杯天津衛,知晓天津事——改变一座城市命运的战役